• 回到顶部
  • 182 2761 3801
  • QQ客服
  • 设计总监微信

民宿设计总结

民宿的设计要素主要分为核心要素、系统要素、补充要素(差异化要素)。

核心要素:非标住宿也应有基本的设计与衡量标准,是所有民宿(单体或群落)在设计之初都需要考虑的关键环节。

系统要素:确定合适的民宿规模、客房量,合理统筹资金,成本控制;群落式民宿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群落之间的布局,需根据场地条件统筹规划。

补充要素:民宿在核心住宿体验之外营造的差异化体验,包括景观氛围、文化展示、活动场地等,是不断完善民宿作为旅游吸引的特色设计。

核心要素 — 选址

1、可延展消费程度(停留)

2、停留时间保障:以休闲度假型的旅游目的地为佳 (游客停留时间1~2.5天);

客源的经济消费力客源基础保障

距离发达城市群不超过2.5小时车程为宜,可直接相关的年游客量达到200万以上,有利于持续经营;

3、气候及资源环境气候条件保障

考虑四季气候差异带来的淡旺季影响、湿度、极端天气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。

4、交通可进入性场地环境保障

视线、坡度坡向、可开展体验活动的环境条件等。

核心要素 — 起名

民宿的名字即是营销的一部分,定位,从赋予民宿一个名字开始,一个好的名字能够传递:主题、定位、环境、气质、场景、卖点……

传达资源与环境:过云山居、岛居白沙、五号山谷

传达气质与场景:大乐之野、隐居 、乡宿、花间堂……

核心要素 — 主题

挖掘资源民宿的选址决定了其可依托的资源,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宿的主题特色,对文化及自然资源的极致表现与利用,是设计一种生活形态的根本。

核心要素 — 建筑设计

建筑设计需要情怀,更需要逻辑思维民宿与传统酒店相比,在选址、规模、建筑风格、客房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;无论是改建还是新建,都是为了更好的提炼出历史、人文中的建筑语言。

老房改造民宿

为老房注入新的活力。老房子是活着的历史和文化,民宿设计应让其焕发新的生命光彩,并更好地传承文化。

新建民宿

传承与发展在地文脉。新建并不代表着摒弃当地的历史和人文,而是为了更好的提炼出历史、人文中的建筑语言,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,建筑虽是新建,但它的根却深深的扎在历史文化之中。

改造类民宿策略:最大限度的保留建筑原有的文化记忆,就地取材对建筑做必要的修缮。

① 加建木质的入口雨棚,遮风挡雨的同时突出民宿入口。

② 对原有的破旧窗户进行修缮。

③ 以木材和茅草为材料建造凉亭,设计民宿的灰空间,凸显民宿的乡居主题。

④ 就地取材,以当地石材铺设人行道路和路边景观小品。

⑤ 以天然石块和绿色植物做景观围墙。

 

新建类民宿策略

① 注重体现当地文化,多选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来丰富建筑造型。

② 选材上多选用与自然融合度高的材料,凸显生态性和文化性。

③ 空间上注重合理的室内与室外灰空间处理,阳台、露台等空间可以很好的把人的活动范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,甚至在某些区域可以结合场地现有的地形或植被做巧妙设计,从而和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。

如何把农村中的空气、田野、古道、竹林、溪流、风俗民情、农耕文化、农副产品变成旅游资源营造可以体验的活动空间和场地,是民宿住宿体验的加分环节。

首页    新闻资讯    民宿设计总结